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稿  >  特别报道

文县电网抢修攻克难关,无人机跨江放线大显身手

 2020/09/04/ 09:12 来源:每日甘肃网

  每日甘肃网讯  9月3日上午7时30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从陇南市文县尚德镇白水江畔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导线引绳向河对岸飞去。这是来自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的电力员工在抢修因洪灾而受损的10千伏尚横线32号杆时,利用无人机进行跨江导线接入的场景。

  文县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使得这里的配电线路多是沿河而建,当洪灾来临后必然损毁严重,而在实施抢修时也必须多次进行跨江接入,这也是本次电网抢险最大的难点。2日下午,担负该条线路抢修任务的秦安县供电公司抢修队曾尝试用无人机跨江放线,但因风力太大而没有成功,无人机险些掉进江里。

  首次尝试失败后,抢修队对当地线路沿线的风力、温度等气候条件进行勘测统计,并结合当地气象部门预报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再次实施无人机跨江放线。

  3日上午,风和日丽,正是适合无人机飞行的绝佳天气。抢修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大早就来到江边,在做好充分细致的前期准备后,无人机放线一次成功。至9时30分,导线接入完成。

  相比起人工放线,多旋翼无人机能有效克服地形地貌等不利因素,特别适用于山高、陡坡、沟深的山区和跨河跨线跨高速路等复杂区域,不仅大量节省了线路架设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这一技术,近年来已在天水供电公司得到广泛推广,并在许多急难险重工作中显露身手。

  秦安县供电公司郭嘉供电所所长刘建勤是抢修队伍中的老前辈,今年55岁的他近十几年来参加了8次应急抢修行动,经验丰富、见多识广。2009年,在天水供电公司赴陇南康县进行抗洪救灾电网抢修时,为寻找一条受损线路的故障点,刘建勤曾带领一支抢险小分队穿越无人区,一天徒步50公里。在他看来,自从装备了无人机,这种高强度的巡线工作以后不会再有了。

  8月以来的持续暴雨使得文县全境多处出现洪涝灾害,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天水供电公司根据甘肃省电力公司指令,自8月21日起分三批派出330人的支援队伍紧急开赴文县,按照“抢险不冒险”的原则,科学制订现场抢险、抢修方案,全面展开抗洪救灾电网抢险。

  经过12天艰苦奋战,该公司承担的电网抢险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截至9月3日18时,已顺利完成6条10千伏配电线路的抢修,近1600户停电用户恢复供电。

  目前,该公司抢险队正集中力量攻坚10千伏尚横线,承担该条线路抢修任务的人员包括秦安、武山两家县公司的80名抢修队员。该条线路在抢修中需要实施5次跨江放线,技术难度较大,多旋翼无人机这一“神器”的的运用则加快了抢修进度。

  该公司抢险指挥部预计,10千伏尚横线有望在9月4日全线抢通。届时,约3000多群众将在停电16天后恢复供电。(郭纪雄)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